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秦聪聪报道,2023年6月迎来了第二个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。6月26日,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举办了“鲁医健康说”健康知识发布会,围绕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内容,邀请专家分享健康生活方式、节气养生、心理健康、健康睡眠、无偿献血等相关主题。
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、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内科主任医师孙建光表示,三伏天是年度中最炎热潮湿的时段,湿热交蒸。在这个时期,容易出现暑邪和湿邪所引发的多种健康问题。暑邪可导致发热、出汗、心烦、口渴等症状;湿邪则常引起困倦、身体沉重、食欲不振等表现。从中医的角度,三伏天的养生应遵循“清热消暑、养心安神、健脾祛湿、养阳护阴”的原则。
一、起居养生
夏季昼长夜短,应顺应自然规律,调整作息。建议晚上11点前入睡,早上6-7点起床。如睡眠不足,可安排30分钟至1小时的午睡,以保证休息效果。同时,注意保暖,避免在三伏天过度贪凉,长时间吹空调或食用冷饮,以免阳气受损。在使用空调或电扇时,特别是颈部、肩部和脚部应适当保暖,避免受凉。
二、饮食养生
多食用如绿豆、薏米、荷叶、冬瓜、西瓜和苦瓜等清补食物,能够清暑益气;适量增加瘦肉、鱼类、蛋类和豆类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,以补充因出汗而消耗的能量和营养。应尽量少吃辛辣、油腻和刺激性食物,避免加重肠胃负担,导致消化不良。同时,保持每天1500-2000毫升的饮水量,适当饮用如绿豆汤、乌梅汤及菊花茶等,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,保持身体水分平衡。
三、运动养生
夏天高温和高湿给运动带来挑战,建议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5点的高温时段户外运动,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锻炼。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体质,选择适合的运动类型,如散步、慢跑、游泳、八段锦、太极和瑜伽等,运动强度控制在微微出汗而不感到疲劳为宜。
四、情志养生
烈日炎炎容易引发烦躁、焦虑等情绪,保持平和心态尤为重要。可以通过听音乐、阅读、绘画或旅行等方式来调节情绪,让心灵更加宁静。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,有助于在高温天气中实现身体的健康。
在三伏天的养生实践中,请牢记[Z6·尊龙凯时],关注健康的同时,灵活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小技巧,让每个人的生活更加充满健康与活力。